來源:人氣:84更新:2024-01-07 01:54:40
喜劇電影《年會不能停!》上映三天后,愈演愈強,目前已連續四天拿下單日票房冠軍,大有逆襲市場的黑馬之姿。
同時,影片口碑持續擴散,豆瓣評分從8.0分上漲至8.2分,成為近五年豆瓣最高分的國產喜劇片。
有人說《年會不能停!》是一部賀歲喜劇的“哈哈鏡”,也有人說它是職場亂象的“照妖鏡”,但不可否認的是它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好笑的喜劇。
一份關于喜劇的述職報告
導演董潤年針對《年會不能停!》做出“述職報告”:“我這個述職報告,可以簡單概括為321,平均每3分鐘就有一個笑點,然后有超過20位喜劇人加盟,然后對職場亂象一網打盡。” 簡潔明了的321,總結出了本片的幾大要點,就讓我們來一一拆解。
首先是笑點密集,《年會不能停!》是一部非常純粹的喜劇。在工廠里勤勤懇懇工作了半輩子的鉗工胡建林,陰差陽錯被調到了總部擔任HR,一夜之間他從“工廠”來到“大廠”,從“藍領”搖身一變成了“金領”,引發了一系列讓人啼笑皆非的荒誕故事,全片鋪陳密集和恰到好處的笑點讓人樂不可支。
其次這是一場喜劇人的年會,《年會不能停!》幾乎匯集了近年以來各個領域的喜劇人,都是讓人驚喜的熟面孔。
同樣都是因搞笑互聯網喜劇而被觀眾熟知的大鵬和白客在本片首度合作,二人的合作也是碰撞出了非常多的火花。大鵬曾在采訪中透露,兩人每天一到片場就先排練,再拍攝,常常排練中又會得到很多新點子。
除了大鵬白客之外,王迅繼續了他倒霉小人物的經典人設,孫藝洲則是將“呂子喬”的浪蕩不羈進行到底。還有一眾從脫口秀和喜劇大賽中出來演員,本身對喜劇節奏都有很強的掌握能力,憑借過去在喜劇節目中的印象,幾乎一出場就自帶笑點。
最后《年會不能停!》在揭露職場亂象上足夠真實,只要上過班的人,都會對片中的職場亂象產生共鳴。從貪污腐敗的領導,到圓滑敷衍的中層,再到小心翼翼的基礎員工,還有大廠特色“黑話”,“自愿”加班、職場內卷、站隊甩鍋以及大裁員,每一個人物和每一處細節都讓打工人們感受到真實和刺痛。
喜劇之下,卻是荒誕的現實
《年會不能停!》用喜劇的外殼,諷刺了當代職場中的荒誕亂象,有極強的現實意義。但故事前半段的辛辣諷刺和后半段的理想結局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影片所呈現出來的問題讓很多人疑惑:職場上的亂象在現實中到底有沒有解?
導演董潤年也分享了他的看法:從個體上來講,與職場亂象的對抗未必有解,但是之所以電影最后理想主義者戰勝了困難,也是想告訴大家,也許堅持理想主義才是這個問題真正的解。
一個人堅持理想可能會碰得頭破血流,但是這種相信的力量是會傳染的,當相信的人越來越多的時候,很多亂象和不公正的事情就會發生改變,這在現實中是會真實發生的。社會之所以能夠飛速發展,就是因為很多人相信社會可以變得更好,并且很多人把這種相信變成了行動。
導演還用潘怡然、馬杰和胡建林這三個人,講述了職場里的“森林法則”。他們既代表了職場里的三類人,也代表了我們每一個打工人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潘怡然代表著過去,回望剛步入社會的時候,我們其實也跟她一樣無畏無懼、渴望進步;馬杰代表著現在,當經歷了若干了社會“毒打”,被磨平了棱角,開始活的小心翼翼、謹小慎微。
胡建林則是代表著未來,如果可以保住自己內心的真與誠,或許就可以突出重圍、絕地翻身,獲得一個新輝煌。所以看完影片之后,大家會覺得它不是一部喜劇片,而是一部紀錄片。
在最后的年會上,主人公胡建林又再次唱響了《我的未來不是夢》,其實這首歌也是導演送給每一個勤勤懇懇,認認真真工作的人。
就像歌里唱的,其實有可能你的努力并不被人看見,有可能你會被別人看低,也會被別人看輕,但是你只要堅持自己的夢想,你的未來就不再是一個夢想!